1、调整水位,增加池底溶氧
水体分层最易发生在水深超过1.5m以上的池塘,因此要打破水体分层首先要降低水位,使上层高溶氧水较易传播到池塘底部,水越浅越不易分层。其次有条件的养殖户在阴天或无风天,水面静不动时,开动增氧设备。无条件的,至少应在池塘中多划动养殖船搅动池水,使池水上下混合,增加底部溶氧。但降低水位要有合理的限度,太低的水位会加大温度的波动,太深又易造成水体分层。综合二者因素,实践中一般调整水位在0.8~1.2m之间,随时间的发展和水温的升高,逐渐调低水位。
2、合理换水
换水有利于打破水体分层,还有利于排掉病菌和废物,改善刺参生活环境。但短时间内换大量水是非常危险的,会造成池塘生态环境的较大改变,刺激刺参产生应激反应,降低免疫力和活动能力。而且过多的换水,也不利于单细胞藻类的生长繁殖,破坏肥水效果。合理的换水应少量多次进行,每次换水以总水体的10~15%为宜。
3、提前肥水
春季提前肥水优点多:①吸收水体有毒无机盐,净化刺参生存环境。②调节透明度,抑制青苔类、水草类的生长。③落底单胞藻及底栖硅藻是刺参良好的天然饵料,有利于刺参快速生长。春季池水富含大量无机盐类,正是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所能吸收掉的。而且早春肥水敌害生物少,肥水效果好,低温下所繁殖的单细胞藻类主要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硅藻类。如果肥水太晚,此时摄食性的敌害生物已大量繁殖,肥水不宜成功。而且活力差的硅藻类多被摄食,水体中以活跃的绿藻类和大型藻类为主,营养价值降低。甚至可能繁殖出有毒的藻类。因此,较早繁殖出以硅藻为主的池水,不仅能及时吸收氨氮、亚硝酸盐等,还能使大型刚毛藻、水草类等因被遮蔽阳光而无法生长,为水温完全上升后的池塘管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。
4、适时投苗
春季是投放苗种的黄金季节,此时敌害生物少,水温逐渐升高,投放的苗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。由于春季水温前低后高,在4月份之前就应以投放大规格苗为主,如100~200头/kg;而5月份后水温一般稳定在15℃以上,敌害少的池塘可投放600~1000头/kg的小规格苗,价格便宜、成活率高。